字猫

女王姐姐蓝虎斑叫胖胖,胖猪弟弟红虎斑叫哪吒。铲屎官性别男!酌情叫我猫哥或者猫叔都可以。
自用可存图,可转发,可刻章,注明出处即可。商用请先联系。
启体忠粉。楷行草都练,大字小字都学。我的字喜欢可以临,但有原帖的最好还是临原帖。
暂不约字,什么时候开始约了另行通知。

关于临帖的一些注意事项(补充,也不短)LOFTER开号两周年纪念

 上次发了《关于临帖的一些问题》的长文,在收到大家很多支持的同时,也有朋友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一些不同的观点,在此就临帖的问题再和大家补充分享一些内容。

“笔画基本过关了再临单字,单字基本过关了再通临。”不是死规矩。练笔法、笔画的时候可能起、行、收都心里有数了,然而这一笔写多长、写多粗、倾斜角度如何等等又成了新困惑,而这些困惑不放到字里看又不能解决。有朋友就会说了:“你又说注重了笔画就会忽略结构,注重结构又忽略了笔画,笔画不过关不能临单字,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?”当然还是可以解决,或者说稍微折中一下——我们可以选择去临习那些笔画少、结构相对简单的字。比如横竖多练“十”,撇捺多练“人”等等。这样在结构上分配的注意力就相对少些,还是可以将注意力更聚焦于笔画上。同时这些笔画少的字往往又是常用字,哪怕是古代书家也常写这些字,于是对其赋予的法则也就更多,这对初学者来说也算是一方面的益处。

用格子还是不用,这是一个问题。条条大路通北京——殊途同归,最终都是要不用格子或者少用格子。选不同的路线,曲直不同、站点不同、风景不同、体验不同,感悟不同。不用格子,一步到位,新玩家开启的便是极难模式,一旦通关,前面基本就是坦途。用格子,循序渐进,新玩家开启的是普通模式,通了一关,前面还有不止一两关。不用格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参考系,只不过需要自己去建立——“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”,一旦下笔,点画的参考系便是前面的一个或者一组点画,字的参考系便是前一个字或一组字,还有诸如字间距、行间距等等,都要自己用类似的方法去把控。这个参考系需要人为控制,因此是灵活多变的。尤其对于初学者,乃至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来说,都很难令这个参考系足够统一,足够稳定。而用格子则相当于有了足够稳定而且统一的参考系来辅助,米字格、九宫格等就成了第一关。在这种格子里可以把握单字了,进入到第二关,方格。方格也过关了,就进入整行整列的难度了,可以考虑去掉横格了,然后继续去掉竖格。这样就分步骤地达到了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进入的难度了。当然用格子也有明显的误区,就是容易形成依赖,在格子里写舒服了,便不愿去挑战下一关,不用格子不会写于是不愿走出舒适区,格子便不是拐不拐棍儿那么简单,简直就成了牢笼。

用不用格子只是一个维度,临习的时候看不看帖又是一个维度,也就是对临与背临。学会、掌握一种字体(这比初学进了一步),并不是说拿着帖照着临得比较像就算学会了,而是需要做到脱离了手中的帖仍然可以写得很像——背临像。背临,还停留在“临”,写的时候需要去对照,需要主观去想。而真正把某种字体学到骨子里去了,下笔时应该就不需要刻意去想了。有点儿扯远了。与上一个段落过关的例子结合起来,用米字格对临是一关,背临又是一关,或者说背临从整体上又提高了一个等级的难度,但也是我们要攻克的。不同的是,这些关卡可以交错的去攻克,而且即便一定时间内过了关,过了一段时间还需要重新回来校正自己的偏差——即便可以背临了,还需要不时通过对临来校正记忆和技艺的偏差;即便脱离了米字格,还需要不是回过头来用米子格来校正。就好像开车在高速公路,过一段距离便会在路边看见距离测试牌,这些牌子就让你对距离感进行校正,而且不时就需要校正。当然校正用“重影”等方式亦可,只是都需要不时就去校正。总之,就是要对临、背临相结合。用格子与不用格子也可以相结合。

每天要练习多久?对于成年人来说,这个问题可能会变成“每天能练多久”。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都是越久越好。田英章先生在一本教程(2015年出版)中提到:“笔者学书五十余年,特别是近二十年来,几乎每日习书都在16个小时左右,从晨至夜,全身皆无酸痛与不适,只有因长时间集中精力而感到的疲倦和劳累罢了。”读到此处笔者颇为震惊,深深被震撼到了。这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,而且还比你努力得多!当然,人家老先生是业界泰斗级的人物,咱们普通人各个方面恐怕都很难与之相比较。对于想好好练字,想练好字的朋友,最好还是每天都抽出一部分时间,或长或短都好,长就多练一会,短就少练一会,但最好不要间断,“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”。如果你每天有固定的追剧时间,不妨把这部分时间砍掉,用来练字,而把更零散的时间用来追剧,或者退而求其次地去看人家讲剧。如果你确实太忙没有时间天天拿起笔来练字,而你恰好每天睡前又固定的小段时间用来玩手机,不如把帖图存到手机上,把玩手机的时间用来读帖。如果你闭上眼睛,眼前还有帖,不妨用意识去写一写,这样也有助于入睡。

 不知不觉又白话了这么多,先聊到这里吧。如果关于临帖(可以不仅限于初学)还有问题想看看我的观点或者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,请评论、留言给我。按照这个形式,短期内再写个“补充2”也是很有可能的。

评论
热度(288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字猫 | Powered by LOFTER